浙江學子祝永良:天道酬勤(圖)

瀏覽次數:次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1-19

浙江學子祝永良:天道酬勤(圖)(圖1)

  在鄞州日報社,每每聊起自考這個話題,同事們都會說到祝永良。究其原因,一不因為他是報社要聞部主任,二不因為他曾經獲得過寧波市優(yōu)秀自考畢業(yè)生的榮譽,而是他多年的自學經歷,讓那些準備自考的人們明白了自考可以成才、可以改變人生道路這個樸素的道理。

  話說開了,祝永良身上的故事還真不少哩。

  少年已識愁滋味

  祝永良的家鄉(xiāng)在蕭山與諸暨接壤的一個偏僻山村。1982年6 月,18歲的他高考發(fā)揮不佳,以十幾分之差名落孫山。本來,按照平時的成績和底子,再補習一年應該不會有問題,可貧困的家境再也無力承擔他的學習費用。為了不給父母增添負擔,高中畢業(yè)的他拎起竹籃,打起了豬草。

  半年后,當地一所小學打算招一名民辦代課教師,小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(tài)前去報名,沒想當下就被錄用了。從揮舞鐮刀打豬草到執(zhí)起教鞭,小祝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。由于工作成績突出,他被評為蕭山縣臨浦區(qū)1984年度先進教師??蛇@并沒有給他生活上帶來任何安逸和好運。原來,當時一邊代課一邊復習的小祝,很想和別的民辦老師那樣,通過報考師范學校來圓自己的大學夢,于是幾次跑到有關部門咨詢,可每次的答復都是:在編民辦教師可以,你是民辦代課教師,不屬于報考對象。拿著一個月26元且要到年底才能兌現的微薄薪水,小祝看不到圓大學夢的任何希望,加上當年家中修房子急需用錢,他于1985年忍痛離開教育崗位,進了省建二公司下屬某工區(qū),當了一名農民合同工。

  打那時起直到1989年底,祝永良一直在建筑工地的預制場上拉黃沙、石子、混凝土……在別人花前月下、享受生活的時候,他必須為生計馬不停蹄地勞作。由于眼睛近視,加上身板不像其他工人那樣結實,在每天近十小時的工作中,常常免不了要被工友責怪幾句。

  從給一塊荒地打樁到造起高樓大廈,走在換了又換的工地上,才二十幾歲的祝永良時常感嘆命運不濟。特別是做小工的頭兩年,迷茫的他真的無法找到生活的目標、看到未來和希望。別人都說“少年不識愁滋味”,可在祝永良眼里,生活的艱辛和人情的冷暖又怎是一個“愁”字了得。

  偶然機會識自考

  記得一位大師曾經說過“人的命運不可能一成不變,只要抓住恰當的機會,你也許就會獲得一個精彩的未來?!?/p>

  工地上精神文化生活極其單調,工人們只能從每個班組一份的《勞動時報》上獲取信息。所以,早在1984年就開始實行的自學考試制度,祝永良卻一無所知。這一切直到1987年初才發(fā)生了改變。

  那天工休時,他和幾位工友一起靠著水泥樁聊天,見旁邊有一張撕了一半的廢報,便隨手撿了起來。也就是這或許分文不值的半頁報紙,成了改變小祝命運的契機。原來,報紙上刊登著一則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名簡章。得知社會上原來還有這樣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,他的心頓時熱了起來,當天下午就請假趕到鎮(zhèn)海區(qū)自考辦咨詢。當得到自己可以參加自學考試的明確答復后,當時正患感冒的他頓覺癥狀全無。

  能參加自考,對祝永良來說當然是一次機遇,但有了機遇,命運還需要自己去牢牢把握。

  和其他的自考生相比,小祝有著別人看來不可克服的障礙。首先是工作辛苦,一天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下來,誰還會有精力拿起課本讀書;其次是民工宿舍多人一間,人家晚上要打牌聊天,倘有個讀書學習的,肯定會顯得很不合群;三是在自學過程中,常常有人善意地提醒他:你是農民合同工,就算畢業(yè)了,單位也不可能重用你,何苦呢。

  在困難面前,祝永良沒有怯步。他堅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,如果此時松手,也許就永遠什么都沒有了。

  他這樣回憶當時的學習環(huán)境:“我那時的‘課堂’主要有三個地方:一是宿舍走廊昏暗的燈光下。雖然這里夏日蚊叮蟲咬、冬日寒氣逼人,可也只有等到多數工友睡了后,才能搬一張方凳津津有味地啃教材。臨考前夕一段時間,常常復習到凌晨一兩點,以至被一些半夜起來上廁所的工友視為‘腦子有問題’。二是離單位不遠處有一個貨車站,平時很少有人去,一遇星期天,我就帶上面包、開水和自考書籍,在那兒一呆就是一整天。三是班組工具間的閣樓上,工休時間(一般上午和下午各半小時)我必爬上去,鋪幾只草包,往上一坐或一躺,自然也就成了條件優(yōu)越的自學課堂……”

  這樣苦苦堅持了兩年半,1989年4 月,祝永良終于拿到了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大專畢業(yè)證書。

  命運真的改變了

  盡管工作環(huán)境并沒有迅速發(fā)生轉變,但在領導眼里,對這個通過自學考試拿下大專文憑的小伙子已刮目相看了。

  當時,省建總公司有自己的《浙建報》,公司也辦起了企業(yè)報,各基層單位投稿很踴躍。由于祝永良工作的單位還沒有一個文科大專生,領導就常常讓他抽空寫稿子宣傳單位的成績。而自從參加了自考,祝永良也明顯感到自己寫起稿子來更加得心應手了。從1990年起,祝永良的名字就經常出現在這兩份報紙上,也因此被更多的人所熟悉。于是,廠工會、團支部每次舉辦大型活動,領導都記著專門抽調他去幫忙寫材料。

  1992年6 月,公司辦起了企業(yè)電視臺,原來企業(yè)報的幾位編輯扛起了攝像機,采編人員一下緊張起來。經過討論,公司決定公開招聘兩名采編人員。得知消息后,祝永良欣然前往報名??墒牵敃r還是一名農民合同工,為此,不少同志對他是否有報名資格頗有爭議。消息傳到公司總經理那里,在仔細了解了小祝平時的表現后,他果斷拍板:只要有真本事,就該打破常規(guī),給他機會。

  誰也不曾想到,在激烈的競爭中,這名差點連報名資格都沒有的農民合同工竟然獲得了筆試、面試兩個第一名。就這樣,祝永良開始坐進了辦公室,那些昔日和他一起拉黃沙、混凝土的工友則成了他的采訪對象,令許多人對他的工作環(huán)境羨慕不已。

  隨后的兩年中,祝永良開始奔波于公司各施工點,先后有六十余篇消息、照片被《中國建設報》、《浙江日報》、《寧波日報》等新聞媒體采用。這讓企業(yè)報的一些同仁刮目相看,但祝永良謙虛地說:“比起當初做小工和自考的工作、學習環(huán)境來,現在不知好了多少倍,我怎么敢放松對自己的要求、辜負了這份工作呢!”

  說到做到。工作中,祝永良使出了自考的信心和勁頭,時刻沖在新聞采寫的第一線。1994年9月,在國家重點工程——嘉興發(fā)電廠采訪中,他坐在晃晃悠悠的吊籠中,登上了當時全省最高的建筑物——240 米煙囪的頂部,采訪拍攝工程結頂時工人忘我勞動的感人場面。下來后,他在現場就地找來一塊木板,往膝蓋上一擱,拿出文稿紙便寫了起來……次日,《嘉興電廠煙囪結頂》的消息就在《浙江日報》、《嘉興日報》見了報。

  同樣,發(fā)表于《浙江日報)1993年12月17日第三版的現場見聞《風雪中筑起汽機平臺》,從文字到標點,編輯沒作任何改動。那是個雪花飛舞、寒風凜冽的凌晨,地處平湖市乍浦鎮(zhèn)的嘉興發(fā)電廠建設工地上,數十名建設者為澆筑主廠房的關鍵部位干得熱汗淋漓,了解到有位家住金華的職工女兒患大病住進了醫(yī)院,妻子來電催他回去,領導也已準假,他卻堅持留下來參加這主廠房結頂前的最后一戰(zhàn)時,祝永良內心深受感動。稿子一氣呵成后,他立即跑到幾公里外的郵電局發(fā)傳真,可因為那時該郵電局還沒有傳真機,他撲了個空。后來通過省火電公司工程建設指揮部,他總算把傳真發(fā)到了《浙江日報》。

  1994年10月,鄞縣日報社招聘采編人員,祝永良又冒出了試一試的念頭。在這次有百余人報名的考試中,連祝永良自己也沒有想到,他居然又考了第一名。

  從最基層的農民合同工到企業(yè)干部再到黨報新聞工作者,對祝永良來說,是漫長而又充滿挑戰(zhàn)的五年。這五年中,他從數百名工友中脫穎而出,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拼搏,靠的是自考這所沒有圍墻的大學。

  自考路上天地寬

  調入報社后,領導根據他的考試成績和平日里扎實的新聞采編功底,破例免去了半年的試用期,讓他直接進入編輯崗位。由于工作成績突出,報社還出面與縣勞動人事部門協(xié)調,落實了他的正式編制。

  照大多數人看來,祝永良應該滿足了,可以安安穩(wěn)穩(wěn)過日子了??商焐环數乃?,非要在新聞事業(yè)中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來。1994年起,他先后擔任經濟新聞版、社會廣角版、綜合新聞版和要聞版編輯,隨著版面性質的變化,壓在他肩上的擔子不斷加重,可他絲毫沒有懈怠,人反倒越來越有精神了。特別是在擔任要聞版編輯期間,他大膽創(chuàng)新版式、精心制作標題、精編細改稿件、杜絕文字差錯,贏得了同事和領導的一致好評。幾年來,在報社每季度開展的好稿、好標題、好照片、好版面評比中,他次次榜上有名。同時,每年還都有版面或標題、言論等在全國、省、市好新聞評比中獲獎。

  2001年,報社實施人事制度改革,祝永良被領導委以要聞部主任的重任,工作量又增加了不少。說來你也許不信,他每天回家還要捧起書本繼續(xù)攻讀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本科。不少年輕同志對此很不理解,說:“我們自學考試是為了充實業(yè)余生活,而你工作已經這么繁忙,哪有精力和必要再讀書呢?”祝永良聽后笑笑說:“當部主任是領導信任,工作繁忙是崗位需要,而自學考試是我個人的愛好和追求,兩者并不矛盾。再說,我本科再有兩門就畢業(yè)了,怎么能半途而廢呢?”

  天道酬勤。當年考試順利通過,論文答辯獲優(yōu),祝永良終于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本科文憑。

  這下真該歇歇了???003年年初,當報社不少年輕人到自考辦報名時,又“意外”地見到了祝永良。不經別人發(fā)問,他便自報來意:“我們又要做同學了,今年我打算考新聞本科專業(yè)?!?/p>

  當有人問到底是什么動力支持他這么多年堅持不懈地學習時,祝永良講了這樣一段話:“自考路上天地寬。我從農民合同工到新聞工作者的這段經歷說明:人生需要機遇,但更需付出辛勤的汗水。尤其是年輕人,千萬不要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。記著,還有自考,她是改變你人生和命運的好朋友?!?/P>

湖南專升本最新資料領取

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、學生投稿,如有侵權或對本站有任何意見、建議或者投訴,請聯(lián)系郵箱(1296178999@qq.com)反饋。 未經本站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、復制或者建立鏡像, 如有違反,本站將追究法律責任!


本文標簽: 天道酬勤浙江學子祝永良

上一篇:浙工大05年下自考計算機及應用和計算機信息管理專升本畢業(yè)實踐環(huán)節(jié)考核安排的通知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下一篇:2006年高自考統(tǒng)考課大綱、教材目錄5

湖南3+2 統(tǒng)招專升本

一鍵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