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武漢紡織大學紡織工程專業(yè)紡織材料科學考試大綱
一、基本要求:
1、掌握各種纖維的基本屬性、結構和性能特點。
2、掌握纖維材料的各種物理性能(吸濕性、表面性能、力學、熱學、光學和電學性能)。
3.掌握紗線和織物的基本性能參數。
二、方式和時間:
考試方式:閉卷
時間:100分鐘
三.范圍和要求
靠前章導言
1、紡織材料的定義和內容;紡織材料發(fā)展中的問題;應該注意的知識和理論。
2.纖維及其分類
3.各種常見纖維簡介
天然纖維素纖維;天然蛋白質纖維;再生纖維;普通合成纖維;分化纖維;功能纖維;高性能纖維。
4.纖維加工
天然纖維初級加工概述:化學纖維制造概述。
5.纖維的應用及未來
第二章纖維的結構特征
1.了解和掌握各種紡織纖維的基本結構知識;
纖維的分子結構;纖維的聚集結構;纖維的形態(tài)結構。
2.了解和掌握典型纖維的結構和特性;
紡織纖維結構的一般特征;纖維化學結構的測量;纖維聚集結構的測量:纖維形態(tài)和結構的測量。
3.了解纖維的形態(tài)特征和表征方法。
典型天然纖維的結構和特性;典型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結構特征:典型合成纖維的結構特征。
第三章是纖維形態(tài)的表征
1.纖維的長度和分布
纖維長度指數的基本表達式;纖維長度分布的基本測量;纖維長度分布及其關系;典型纖維的長度表達式。
2.纖維的細度和分布
纖維細度表征:纖維細度指標不均勻;纖維細度和分布的測量方法;纖維細度及其不勻表征的意義。
3.纖維卷曲或轉向
纖維的卷曲形式和表征:纖維的轉向和表征。
4.纖維的橫截面形狀和表征
異形纖維的基本概念;纖維截面異常表征:截面空中心及復合材料表征。
第四章紡織材料的吸濕
1.了解和掌握紡織材料吸濕的基本原理;
纖維的吸濕率和吸濕指數;等溫、等壓和等濕吸濕線;吸濕機理及理論;吸濕滯后;影響纖維吸濕的因素。
2.了解紡織材料吸濕性能的測試方法;
直接測量法;間接測量方法。
3.掌握吸濕對紡織材料性能的影響及其改善材料性能的基本應用原則。
吸濕對纖維重量和密度的影響:吸濕對纖維體積的影響:吸濕對纖維力學性能的影響:吸濕對纖維電學性能的影響:吸濕對纖維熱學性能的影響:吸濕對纖維光學性能的影響。
第五章紡織纖維的機械性能
1.了解紡織纖維的拉伸性能,掌握材料拉伸破壞的機理和影響因素;
纖維的拉伸曲線和性能指標;普通纖維的拉伸曲線;纖維拉伸性能的測定:拉伸斷裂機理及影響因素:纖維束的拉伸性能。
2.掌握纖維材料力學性能的時間依賴性,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學模型和動態(tài)力學性能;
應力松弛和蠕變;纖維的彈性;纖維的動態(tài)力學性能:基本力學模型;纖維疲勞。
3.了解纖維材料的彎曲、扭轉、壓縮、摩擦、潤濕等性能。
4.纖維的摩擦和滲透
纖維摩擦中的基本現象:摩擦機理和測量;纖維滲透現象;纖維潤濕性的測量:纖維的芯吸和表征。
第六章紡織纖維的物理性能
1、掌握紡織材料的熱性能(傳熱、耐熱、燃燒性能等。);
比熱容;導熱系數;纖維受熱性能;纖維的耐熱性和熱穩(wěn)定性;纖維的燃燒性能。
2.掌握紡織纖維及其集合體的光學性質;
光在光纖中的輻射和折射;光澤;光的雙重折射;耐光性和光穩(wěn)定性;光致發(fā)光。
3.掌握紡織纖維的導電、介電和靜電特性;
第七章紗線及其結構和性能
1.掌握紗線的分類方法,了解常用紗線的結構特征;
紗線的分類;紗線加工與開發(fā);紗線的基本結構特征;普通紗線的結構特征。
2.掌握紗線的基本特征參數;
紗線的細度;紗線細度不均;紗線細度不均的成分;紗線加捻特征指數;紗線的加捻:加捻對紗線性能的影響:紗線的毛羽和特性:紗線中纖維的轉移和分布。
3.掌握紗線的機械性能。
紗線的拉伸性能;斷紗過程:長絲紗條的初始模量和斷裂強度;短纖紗的力學性能及影響因素:混紡紗的拉伸性能:紗線的彎曲、加捻和壓縮特性;紗線的耐久性。
第八章織物及其結構和性能
1、掌握面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類;
面料的基本概念;織物的基本分類方法;織物的應用。
2.了解常用面料及其名稱;了解面料的加工開發(fā);
機織物;針織面料;無紡布;平面結構織物;三維結構織物。
3.掌握機織物的基本結構和組織;
二維紡織品加工技術;三維紡織品加工技術。
4.了解針織物的結構組織和非織造布的結構。
機織物的基本結構;織物紋理參數;基本組織。
5.針織物的結構和組織
針織物的結構和參數;緯編針織物的基本結構;經編針織物的基本結構;針織物的性能。
6.非織造布的結構
非織造布的主要結構;非織造布的增強結構:非織造布的結構特征指標。
四、試卷結構和題型
1.問題類型:名詞解釋:30分,簡答:30分,問答:40分
2.輥面總分:100分
動詞 (verb的縮寫)參考教科書
[1]余衛(wèi)東主編:《紡織材料科學》,中國紡織出版社,2006年5月,第1版。
[2]姚牧主編,《紡織材料科學》,2009年,紡織工業(yè)出版社。
[3]蔡再生,纖維化學與物理,中國紡織出版社,2004年8月,第1版。
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、學生投稿,如有侵權或對本站有任何意見、建議或者投訴,請聯(lián)系郵箱(1296178999@qq.com)反饋。 未經本站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、復制或者建立鏡像, 如有違反,本站將追究法律責任!
本文標簽: 上一篇:2011年武漢紡織大學普通專升本電路考試大綱 下一篇:2011年武漢紡織大學普通專升本英語翻譯與寫作考試大綱